大学毕业,我该不该读博士? | 王立铭专栏-凯发k8一触即发

  大学毕业,我该不该读博士? | 王立铭专栏-凯发k8一触即发

大学毕业,我该不该读博士? | 王立铭专栏

2016/07/16
导读
攻读博士应该被看做在接受一种特别的技能训练,博士学位则是对这种特别技能的职业认证。

1814年,身穿黑红两色毕业袍的牛津大学神学博士。来源:维基


编者按:       

       毕业季即将到来,许多年轻学子最关心的莫过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。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将为《知识分子》读者撰写一系列与学术研究职业选择和发展有关的文章。

       王立铭从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,从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。在就职浙江大学之前,他还曾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。作者将从自己不同寻常的职业经历出发,分享关于职业发展的个人观察与建议。

       这是本系列的第一篇。


撰文 | 王立铭(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)

责编 | 徐可



首先必须说明,我自己还是个研究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小菜鸟。博士毕业到今天五年多,换了三份工作,在美国和中国,学术和商业之间漂移不定,还远远谈不上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行业证明了自己。不过,我还是希望能够分享自己在职业发展初期积累的一点点经历和感受。这是因为我看到有太多的年轻人在为这些问题纠结。这同时也因为,我希望我的分享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,吸引更资深、更大咖的同行们为后辈们授业解惑。


1
该不该读博士?

 

“今/明年就大学毕业了,我该不该继续读个博士?”


读不读博士这个问题我实在是被问太多太多次。年轻人对未来感到纠结和迷惑,当然是自然不过的事情——甚至是快乐无比的事情。什么时候你的人生能一眼看到底,再也没有什么纠结迷惑,恐惧彷徨,那你丰富多彩的人生大概也快走到头了。


但我还是觉得,纠结于“该不该读博士”这个问题的人还是太多了!二十啷当岁的年轻人,纠结于“她/他是不是也喜欢我”,“到北上广还是回家乡”,“去大公司还是白手创业”这样的问题尚可理解,“该不该读博士”,这应该是个特别小众和另类的人生困惑才对啊。毕竟偌大一个中国,在读博士不过区区三十万人,仅相当于本科在读人数的百分之一多点。就算我们生物专业,或者广义的基础科学专业的孩子们,确实都特别热爱博士学位,也没有理由让我走到哪里都会被追问这个问题。


在国内去的地方多了,和学生们聊得多了,我开始慢慢理解这背后的原因——在中国,博士学位的目标和作用很多时候被严重误解了。


一个普遍的误解是:学士-硕士-博士是一个逐级晋升的学位阶梯,硕士理所当然比学士“高级”,博士自然又比硕士“高级”。随之而来就会产生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误解:作为最“高级”的学位,拿了博士自然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待遇。那么在有机会的时候,弄一个“高级”学位就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。


比如有不少学生会说,我大学成绩很好呀,有保送研究生资格哦,那我就想“读到底”。也会有人说,我爸爸妈妈或者我家亲戚朋友都觉得博士很牛,既然有机会那当然要“拿博士”。同样也有学生会说,我们专业本科/硕士找工作不太容易啊,工资挺低啊,那我就读博士吧。


错。


2
博士并不是更“高级”的学位!


下面的观点我个人觉得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:博士并不是更“高级”的学位!攻读博士应该被看做在接受一种特别的技能训练,博士学位则是对这种特别技能的职业认证。这种技能的名字叫做“科学研究”,而职业认证的对象是“科学家”。


也就是说,如果你经过数年的博士训练,获得博士学位,一般而言意味着你具备了一定的从事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,离成为一名科学家又近了一步。除此之外,你并不比你那些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“高级”(甚至有些方面反而可能还“退化”了,我们之后再聊这个),也不意味着你理所应当会比他们有更好的前途,更光鲜的工作,和更高的收入。甚至不得不承认,对于很多专业的学生而言,读博士的过程中你还必须要忍受很低的工资、超长的工作时间和高强度的压力;而在博士毕业之后,在成为独立科学家的路上,你还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。


因此想要回答“我该不该读博士”,你首先要知道,你是不是真的有兴趣做一个科学家,愿意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生的职业。当然,不能否认在现实中大多数博士并不是一定去做了大学教授,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博士训练仍然可以有用武之地。但是至少在决定读博士的那个时刻,你的目的应该还是为科学研究做准备。


那么问题就来了: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有兴趣做科学研究?适不适合做科学研究?

 

我试图给出三条简单的判断标准,希望能帮助还在迷茫中的你们。

 

3
三条判断标准


首先,你是不是有讨论科学问题的兴趣?


请注意,我这里说的科学兴趣,和好奇心还有所不同。我相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:爹妈和孩子的长相为啥会相似?看太阳为什么会打喷嚏?这两个典型的生物学问题肯定曾经闪回在很多人的脑海里。但是,对一个未知事物的好奇,和有兴趣用科学方法来理解这个未知事物,是非常不一样的两件事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一个简单的答案就足以得到满足——比如说孩子长得像父母是因为遗传啊,看太阳打喷嚏是因为感光和感受鼻部刺激的神经挨得很近啊——这也是看看科普文章就能达到的效果。这种层次的好奇心,我认为对于读博士的决定是远远不够的。


如果在此之上,你还关心更多的问题,比如到底是什么东西从父母“传”给了孩子?哦,听说是dna。那dna具体是种什么物质,又凭什么能决定孩子是不是双眼皮是不是长得高?接下来,既然父母都会把自己的dna传给孩子,那为什么有的孩子更像爸爸,有的更像妈妈?甚至更进一步的,我怎么能证明dna真的能决定孩子的长相?我能不能简单修改一下dna,从而让孩子长得更好看一点?具体怎么改?有哪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修改?你是不是愿意在寝室夜谈的时候和室友开开脑洞讨论一下这些问题,在周末休息的时候去看看孟德尔和摩尔根的传记,去读读关于dna双螺旋、半保留复制、基因敲除和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文献,甚至立马去搜索几个相关的教授去他们的实验室里看看问问?


其次,你是不是能从容面对不确定性,甚至热爱不确定性?


有了追问的兴趣并不够,你必须还得接受这样一个事实:在真正的科学研究中,对于任何一个科学问题,你很有可能并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!


这就是科学研究和世界上所有其他工作之间一个本质性的区别。在其他工作场合里,不管你的上司布置了一个什么样的任务,你在99.999%的情况下是可以自信的说“没问题,老板我会在明天下午五点之前完成的”。帮助整理一下老板的邮件和办公桌?没问题,分分钟的事。计算一下全公司过去一年的销售额?没问题,我会去找销售部门的同事要数据做演算。给公司做个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?好吧,赶鸭子上架了,但是至少能写出几条诸如“优化组织结构”“开拓海外市场”之类的废话吧?当然,对于任何任务,都有完成的快还是慢、粗糙还是精致、按部就班还是充满想法的区别。但是至少在“我应该能完成”这件事上,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作是一样的。


但是科学研究不一样。 一个博士的修炼历程就是不断地接近人类的知识边界,然后找一个点突破——哪怕通常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。然而,即便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,也已经超越人类亘古以来的全部知识积累,向人类未知的黑暗世界投进了一点点光明。大家可能看过下面这幅漫画吧?是的,对于一个博士来说,博士研究的内容当然千差万别,有的极具革命性,有的更多是按部就班;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多少的新知识也因人而异。但是在进入未知世界这一点上,是完全一致的。没有任何一个博士,可以仅靠重复一下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就顺利毕业。


这就意味着,你在博士期间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,其实在你真的去验证之前,你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的,你没办法信心十足的和老实说“没问题,我肯定在明天下午五点之前做出来”。同行们已经证明了把西瓜放在榨汁机里按电钮就会出来西瓜汁,那西瓜换成桃子不就肯定是桃汁么?不见得——你可能会拿到一大杯桃子肉渣。换成咖啡豆不就肯定是咖啡么?不见得——你得仔细调整刀片的硬度,还得加入高压蒸汽或者热水才行!


这种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是博士研究的核心要素。我见过许多来读博士的孩子们,抱着对科学问题的好奇,带着满分的大学成绩进入研究生院,最终在日复一日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预期中沮丧得无以复加。因为他们过去的生活经验是,有问题只要去翻书就有答案,有考试只要努力总能有好成绩——努力就有回报,典型的决定论者的成功学价值观。在决定读博士之前,你是不是可以问问自己,如果每次做实验都有可能得到不符合预期的结果,你是会很沮丧,很煎熬,在数据揭晓之前紧张的手心出汗,还是反而会很喜欢这种永恒的新鲜感?


最后,你是不是喜欢、或者至少是不排斥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?


好了,假设你真的有兴趣探究未知问题背后的科学道理,并且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那种走向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感。最后你可以问问自己,我是不是愿意亲自动手来做这件事?毕竟,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实验科学(特别是生物学),在大多数时候,仅仅愿意在纸面上探讨各种可能的模型和解释还是不够的。


不过,我把这一条放在最后是有我的道理的。即便是对于生物学来说,动手能力都不是核心和关键——想法才是。大家可能从老师和学长那里听过一句话:“idea is cheap”(想法是廉价的)。意思是说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,动手把实验做出来是最重要的,也是最大的瓶颈;想法本身意义不大,天天都可以廉价的批量生产。我个人坚决反对这个观点。在我看来“idea is everything as long as you are willing to test it”(只要你愿意动手去验证它,想法就是一切)


这里不妨举个例子。北大的饶毅老师是我的导师,大家很可能听过他的故事。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,他是一个动手能力非常、非常、非常(重要事情说三遍)差的人。有这么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故事分享给你们:饶毅老师博士期间是做果蝇研究的,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知道怎么区分果蝇的雌雄。而这本来是所有果蝇研究者的一项基础技能:公母都不分怎么做交配,怎么做遗传操作啊?但是这看起来并不妨碍饶毅老师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神经科学家。实际上你如果看饶毅老师做教授之后最初的一系列学术论文,也都是在用非常简单的技术和思路来研究重要的生物学问题(比如,slit-robo在神经细胞迁移中的作用)


我再总结一遍:决定读博士之前,你要问问自己:我是不是热爱讨论未知问题背后的科学道理?是不是能够从容面对甚至热情拥抱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?是不是愿意动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?


4
如何找到答案?


你可能接着会问,这三个标准看起来挺美,可是我还没读博士,没怎么做过研究,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几个问题,特别是第二第三个问题啊?


一个简单的凯发k8一触即发的解决方案:在你做决定之前,尽早、尽多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,帮助你更好地回答上面三个问题。


我自己的经历是:大二就进了一个实验室,跟着高年级学生打下手做实验,然后从大二到大五,在四个不同的地方呆过(北大、上海神经所、生物物理所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),做过几个完全不同的研究题目(植物发育、神经发育、动物行为)。必须得说,那三年中我几乎没有拿到过任何有意义的数据,几乎就是一次又一次尝试一次又一次失败(在此要感谢几位老师的耐心,和实验室同事的不杀不赶之恩)。然而就是这样的过程,让我知道我确实非常喜欢探究未知问题,喜欢那种做了实验不知道结果的感觉,喜欢自己动手(尽管我动手能力可能比我的老师还差)去试试脑子里突然产生的某个想法。

 

所以我去读了博士。

 

所以我也觉得,如果你想读博士,你可以先用这样的方法考验自己。在大学期间,你是不是可以积极联系院系的老师,看看能不能从打杂开始逐步接触真正的研究?是不是可以走出自己的学校,在全国范围内找几个心仪的老师去套套磁做做暑期研究?甚至,在你决定读博士之前,如果考虑时间不够,那么是不是干脆就延迟一年做决定,先找个技术员的岗位好好做做研究再决定?

 

在我看来,读博士是一个无比重大的人生和职业选择——可能比你判断对面那个男孩/女孩是不是也喜欢你还要重大。后者你如果判断对了,也许能得到一段美好但是无疾而终的校园恋情;判断错了呢,最多是莽撞的表白被拒绝罢了。


而读不读博士的问题呢,如果你判断对了,你可能会有一段毕生难忘的挑战人类知识边界的工作经历,会有机会从事这世界上最无拘无束的职业之一,还能拿着别人的钱做自己热爱的事情。判断错了,也许就意味着你要白白搭上好几年的青春岁月,做好多你根本不愿意做的工作,失去很多本来属于你的人生机会。这难道不值得你去做更多的思考,更多的尝试,更慎重的决定吗?


敬请期待下一篇:该不该出国留学?

 

本文与王立铭的个人微信公众号“以负墒为生”(neg_entropy)同步推送。


图说博士指南

作者matt might

来源:http://matt.might.net/articles/phd-school-in-pictures/

作者网站:http://matt.might.net/



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,

公众号、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

凯发k8一触即发 copyright@zhishifenzi.com


▼点击文字查看相关文章

 |    | 

 |  | 

 |  |  |  | 

 | 



知识分子,为更好的智趣生活。


投稿:zizaifenxiang@163.com

授权:凯发k8一触即发 copyright@zhishifenzi.com

关注请加微信号:the-intellectual或长按二维码


参与讨论
0 条评论
评论
暂无评论内容
订阅newsletter

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

go
网站地图